扬州:用法治力量擦亮乡村治理品牌-下载亚博app

长安网

省直网站
长安网群

扬州:用法治力量擦亮乡村治理品牌

发布时间: 2022-10-12 文章来源: 作者:

  “法律明白人走上台,锣鼓敲响幸福来。今天咱们宣传啥,防诈骗……”高邮市三垛镇“法律明白人”自编自演的《防养老诈骗三句半》,串联起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高邮州署、盂城驿等法治文化景点,成为当地“法润民生”微信群近期推送的热点。这是扬州市司法局“微团队、微平台、微事务”等载体播撒法治种子、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近年来,扬州市积极探索微团队、微平台、微事务“三微”模式,用法治力量擦亮乡村治理品牌,推动法律服务向村覆盖、往户延伸,努力以法律服务“小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格局”,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组建“微团队” 让服务力量下沉 

  “幸好有曹律师帮忙,治疗费的问题解决了。”前不久,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薛楼村村委会主任得知村民朱大爷的赔偿款发放到位,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原来,年近八旬的五保户朱大爷发生了交通事故,负责照顾老人的村委会先行垫付了部分医疗和护理费用,并联系乡村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的律师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律师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朱大爷提供法律援助,通过诉讼为其解决治疗费的问题。 

  近年来,扬州市全面整合司法行政资源,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式,组织活跃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719名村居法律顾问,联合驻村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组成一个个乡村法律服务志愿者“微团队”,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平安扬州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今年以来,“微团队”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服务31977人次,举办法治讲座827场,参与调解矛盾纠纷4071起,覆盖群众39998人。 

  搭建“微平台” 让服务资源下沉 

  “以前有事得往镇上赶,现在家门口也有站点,平时有法律问题就去一趟,蛮方便的。”在宝应县安宜镇三里村法律援助联络点大门前,村民老何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扬州市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乡村,依托原有的便民服务中心,建成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法律服务联络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与此同时,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等在乡村落地开花,以宪法、民法典为主题的镇村级法治地标拔地而起。德法讲堂、小院课堂、法治图书角等平台成为“法治大讲堂”“法律明白人讲座”“送法进村(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 

  邗江区金槐村法治文化大道、“法治·廉政”主题篮球场等村级特色阵地扮靓法治乡村;方巷裔家宪法主题馆年接待参观学习群众1000余人次,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 

  依托“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微网格群、法润民生微信群、“微课堂”等,扬州市1368个村(社区)实现居民法律服务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在线推送“漫”说民法典、以案释法等内容,提供7×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 

  着眼“微事务” 让普法阵地下沉 

  “大家在企业经营方面有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今年6月,江苏宗申律师事务所律师组成法律服务团走进当地知名的“电商村”——仪征市大仪镇河北民族村,举办以“电商领域法律风险防控”为主题的法治讲座。 

  活动现场,服务团与30余名电商企业负责人互相交流,耐心解答商标权、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 

  扬州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将法治元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今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乡村法治下午茶”特色活动,聚焦“提升乡村群众法治素养、促进村(企)依法治理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为全市1008个乡村开出“法治菜单”,通过“点单式”精准“上茶”,确保“一村一饮”“一月一场”全面覆盖。 

  扬州各地在收集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乡村法律服务项目目录,将“点单权”交给群众,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江都区丁沟镇丁东村开展“民法典进家庭”宣传活动;高邮市建立乡村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团和定点挂钩乡村中小企业“双名录库”,向企业发放法律书籍和政策宣传册。 

  今年,扬州市创新打造“乡贤 法律服务”治理模式,引导一批长期扎根基层、熟悉乡土人情、法律知识丰富的乡贤发挥作用,在微网格内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百姓议事堂、乡贤议事会等在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供稿:
责编:何莹子
长安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