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举措”答好社会治理新课题
发布时间: 2022-05-24 文章来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
线上“跨洋”解纷、聋哑人“笔对笔”交流审理“无声案”、网上立案、巡回法庭、渔船上开庭等等,只要能让群众“好办事”,只要能为群众“办好事”,法官再忙都值得。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人民法庭、审务工作站,采取联建共建在村镇、纠纷调处在当地、矛盾预防在源头三项举措,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通司法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家门口”式诉讼服务获评江苏省连云港市政法系统“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
联建共建在村镇。镇镇有站点,村村有法官。“我为群众办实事”那可不是一句空话,基层工作站点、部门区域包片、法官下沉一线等举措都是打通法律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为此,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在15个镇设审务工作站,镇政法委员担任站长,院领导包片负责,全院12个部门挂钩联动,全院107名法官(法官助理)下沉网格一线,每月召开例会,协调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诉源治理等工作,推进司法服务向基层延伸。
在与挂钩镇村的党建共建中,开设“老党员讲党课、资深法官讲法律”互动讲堂。96岁抗美援朝老兵庄顺资为法庭干警带来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党课至今叫人难忘。庄顺资老人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凭借着自己过硬的军事本领,用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愿为革命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在这样“家国情怀”滋养下的干警们更加坚定初心,奋勇前行,着力增强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生动实践。
纠纷调处在当地。“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们要到了工资,感谢法院和法官的辛苦付出,我给法官鞠个躬……”攥着刚领到的劳务报酬,农民工代表激动地给法庭法官送上感谢信和锦旗。这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城头人民法庭依托审务工作站,在4月初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的一场群体性农民讨薪纠纷。民之所盼,施之所向。为了推进矛盾纠纷诉源治理,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依托审务工作站,选任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熟悉社情民意的“乡贤”、人大代表、镇村干部等担任特邀调解员,参与纠纷化解与预防。并自主开发“审执 网格”系统,将农村土地承包等纠纷优先分流至审务工作站化解,每周指定法官驻站值班,加大法律知识、调解技巧等培训力度,对调解结果进行司法确认,努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让群众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解决矛盾纠纷。2020年以来,“乡贤”调解员基层就地化解纠纷1400余件。
矛盾预防在源头。为把群众关心的实事办到“心坎儿”上,就必须加强“站前哨点”。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通过定期向镇村发送《社情简报》,建立矛盾纠纷分析预警制度,动态分析纠纷成因及趋势,促进基层科学决策、完善管理。今年年初,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城头人民法庭就应邀为70余名网格员开展“做个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这只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推进基层“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的缩影之一。秉持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衷和内涵,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成了片区的“法治副片长”,社区干部、网格员、驻村书记等化身“法律明白人”,引导基层群众“讲法、学法、用法”,通过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小问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成立党员先锋、青年文明、巾帼示范等6支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联防联控、法治宣讲镇村行系列活动2000余人次。